民宿是旅游住宿业中较注重体验感的一种产品形态,反映的是一套完整的产品组合体系,包括民宿个性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、民宿调性与当地文化的协调、民宿风格与功能的协调、民宿服务与住宿基本规范的协调等。因此,面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且选择更为审慎的消费者,民宿设计随性、经营随意、管理随便的“三随”时期已经过去,开始进入专业化的发展时期。
这一时期,民宿的标准化建设需要遵守以下四个原则:
一、区位品级原则
被誉为美国饭店业标准化之父的埃尔斯沃斯·斯塔特勒曾说过:“对任何饭店来说,取得成功的三个根本要素是地理位置、地理位置、还是地理位置。”实际上,作为旅游住宿业的一种形态,民宿对位置的要求更为严格,并非乡村的任何地方都适宜建民宿,必须考虑区位所包含与提供的资源内涵丰厚程度,其品级高低也与周围环境资源成正比。这些环境资源会影响到民宿的市场覆盖能力、产品差异化吸引能力、品牌塑造能力、议价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。因此,区位品级决定着民宿与客源地之间的相互关系,只有成为了旅游目的地节点的民宿,才具有更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可持续生存能力。
二、产品功能原则
民宿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体验,但根本前提在“宿”,因此民宿在强调个性化、特色化、主题化、差异化的同时,更要重视功能配置、安全舒适等住宿业基本的规范性要求。许多民宿看起来很美,住起来却很糟,其原因正是由于标准化基础功能的缺失。
这样的民宿即便视觉冲击力再强,也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质价不符、上当受骗的感觉。对民宿而言,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均衡协调是难把握的。但只有真正科学理解和运用标准化,才能实现个性化的创新与突破。面对多元化的消费需要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,民宿很难做到产品功能的面面俱到,因此,依据民宿特质,适应消费变化趋势,关注核心产品,提升个性品位是民宿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。如果需要用一目了然的方式来表述,民宿产品关键的要素可概括为“八个一”:一种可依托区位和资源品级;一位充满迷人魅力的民宿主人;一张舒适的床;一次能够放空大脑的热水澡;一顿可口提神的早餐;一间畅所欲言的交流空间;一张值得分享留存的照片;一场可讲述和回味的温暖故事。将功能与体验高度均衡地融入产品之中是民宿产品的品质所在,更是民宿产品“物有所值”的价值基础。
上一个:外出旅行如何选择优质民宿?
下一个:没有了